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145万。2003年达212万。04年总数为280万人。除了要解决280万大学生的就业,还有将近200多万的中专毕业生需就业,2006年这个数字达到413万,比2005年增加75万……。
再来看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年34大学生待业,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2006年还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未知数……
与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6年全国预计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与2005年基本持平。除传统就业渠道外,笔者在长期的咨询工作中还注意到以下一些标志着毕业生流向的数字:2003年3981名大学生报名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04年6212名,2005年10193名;2004年,全国报考攻读硕士的学生约94.5万人,比2003年净增14.8万人,增幅18.4%,共录取考生33万人,录取比例为2.9:1。考取研究生的难度从2005年开始进一步增大;2003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73万人,比2002年同比下降了6.3%,而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01万人,总人数比上一年增长了12.3%,2003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海归成为海待。上述这组数字说明:毕业生就业人数的大幅增长与国家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平衡,加上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分析:总体形势上,2006年新增劳动人口将达到峰值,使2006年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往年更加严峻。因此,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势是:面向基层,面向中小企业,工资期望值将呈下降态势,就业流动性增大。
综合分析,有这样几个因素将导致2006年大学生就业难:
第一,市场容量不足。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劳动者65%-80%在其中就业(包括社区与中介),但我国中小企业太少:日本1.25亿人,中小企业有660万个,中国13亿人,中小企业有700万个.
第二,就业壁垒重重,市场有待公平。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解决不了大学生的派遣、落户口、接档案等问题而招不到人,这也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自己的身份丧失而望而却步。2003年就业的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为31.6%、到国有企业为31.5%、到民营三资企业为26.2%,其他就业为10.7%。而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占60%。这中间的差距说明,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亟待畅通。
当前,基层和西部地区需要大学生担任公务员和教师,但如果大学生去工作,他的户口和档案将一同被派遣到工作地,再想流动就会碰到制度性障碍。不少大学生还担心,后代在落后地区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到时送子女到大中城市上学,则要交纳数量可观的“借读费”。 在大中城市中,大学生创业的机会较多,成功的概率也较大。但没有户口就进行不了工商登记,也难获得贷款的担保支持。
第三,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当前,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但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结构矛盾是主要矛盾。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调整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高校扩招后,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这些年来,虽然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不尽如人意。不少学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结果是长线更长,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培养出来的一些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第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当。
1. 丢掉“精英”意识
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他们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大学生要成功就业必须丢掉“精英”意识,改变“人往高处走”的传统观念,放下架子,低姿态进入社会,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寻找发展的机会.
2. 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
国家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实现自我价值。
3.树立动态的就业观
传统就业观是终生在一个单位“服役”,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人事制度的改革,打破了“铁饭碗”和“大锅饭”,竞争上岗、人才流动和再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科技技术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设不断加快,知识更新、产业高级化趋势加速,传统产业逐渐被新型产业代替.就业岗位在不断地变,就业者不能不变.所以,大学生必须改变“一次就业定终生”的传统观念,认识到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就业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业了,也可能失业,可能下岗,再就业,一个人很难在一个单位工作一辈子,树立动态的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克服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成为就业的障碍。
那么,国家对200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分流又有什么新的政策导向呢?2005年6月29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意见》很明确地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意见》说:基层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是吸纳就业的重大空间。从广大农村、城市街道社区、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到非公有制组织、中小企业、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基层空间广阔、潜力巨大。不仅地方院校、高职院校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也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将成为社会普通劳动者,基层必然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最重要的空间。这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破解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引导大学生去基层,不是一时之需,不是权宜之计。国家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克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毕业生自愿选择,来去自由。
当然,这还是一个很概念化的政策意向,政府具体会出台那些政策措施对今年的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我们将与全国413万毕业生一起密切关注,并及时做出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