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团日活动|以团之名 护我青春:庚子篇:疫情特辑

——2019级护理学(中本贯通)团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0-10-20浏览次数:345文章来源:护理学院

为了让青年团员们对“万众一心,共同抗疫”的团结精神有进一步的体会,认识到作为共青团员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1018日,2019级护理学(中本贯通)团支部举行了以“以团之名 护我青春——庚子篇:疫情特辑”团日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板块:榜样学习、学习分享会、反思回顾。


PART 1 “以团之名 护我青春”榜样学习会

 通过观看纪录片“年轻的力量”,同学们对此次抗疫过程中“青年人”所发挥的力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以医护人员为例,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的青年人。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接过长辈手里的接力棒,挺身而出冲在防疫第一战线,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毅力与病毒作斗争。虽然在家长眼里他们还都是孩子,但在抗击肺炎的战场上,他们都是优秀的战士!活动之后,同学们不由发出赞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活动感想:

 视频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主动奔赴武汉,此外我还看到了很多其他职业者的付出,有列车的乘务员、记者、社区的工作人员、卡车师傅等等。疫情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控制与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密不可分,但也缺少不了社会各界人士,许许多多来自各行各业民众为了控制疫情努力着。他们真正地做到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19护理学(中本贯通)刘睿思


 顺行者,常人之力可得之;逆行者,非坚韧不拔之志,忠胆为民之心,杏林春暖之德不可至哉!医者仁心,诚如斯言!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披上白衣,剪去长发,奋战在死亡的一线,他们是一群兢兢业业恪守岗位的普通人一一医者。正是这些白衣战士以命来拼,才让那些患者重新看到希望,才让我们这些后方的百姓,心有所依。致敬最美的逆行者。

 ——19护理学(中本贯通)康晓颖



 他们是平凡生活一粒微尘

 怀有一腔热忱

 生活未曾听过传闻

 某天死神叩响了门

 所以他们奔赴征程

 为荒芜带去春

 为黑暗带去晨

 他们伟大也平凡

 人本多愁善感

 但心火可以燎原

 ——19护理学(中本贯通)张逸雯



PART 2 “以团之名 护我青春”知识分享会


 陈星月同学为我们介绍了60年代到00年代五个年代里代表性的零食和玩具,让同学们对老上海、旧情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接着由5位同学分别扮演5个年代的角色,以“当代人”的角度,向大家介绍各个年代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以及青春记忆中的歌曲,如70年代的样板戏,80年代的甜蜜蜜......一个个故事,一首首老歌,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时代的变迁,更让我们体会到国家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的关系之切,从而更加坚定了我们奋发向上、报效祖国的决心。

 在初步了解时代特征后,同学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年代进行组队与竞猜:根据出现的照片和关键词,猜测事件发生在哪个年代。“人类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是哪一年?”“60年代!”“神州一号发射升空在哪一年?”“80年代!”……在紧张刺激的抢答环节,充分体现了大家的知识积累和团队默契。


PART 3 “以团之名 护我青春”经验总结会


1938年抗战期间,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武汉街头拍下一张照片——民众纷纷举起旗帜,其中一面醒目地写着:“不死!”

2020年,疫情暴发之时,寒风凛冽,江城封闭。但从千千万万的窗户,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喊:“武汉加油!”……


 不管是抗击外敌,还是抗击疫情,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都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流传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美国作家赛珍珠曾感慨:“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

 灾难,是照看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 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这股劲,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就是永恒不灭的民族魂。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明大义;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控疫情,实践反复印证着一个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是中华民族攻坚克难、迈向复兴的根本保障。而我们青年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则应该坚守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努力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


 文\朱思懿

 图\陈央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