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借着这机会,杏小护想跟你聊一聊如何谨防电信网络诈骗,这些重点一起来学习吧。提高警惕,防范诈骗!
电信诈骗有以下几类常见的手段,杏小护们要注意咯~
Part 1. 兼职刷单诈骗
你是否也在为自己的零花钱不够而发愁呢?琳琅满目的兼职信息让你迷失了选择的方向,突然,那条网络刷单,日赚200的推荐吸引了你,于是,你入坑了。最初确实得到了小小的收益,但,你不知道后面有个大坑等着你跳。
【警方揭秘】兼职刷单骗局大致可分为五步进行:广告诱惑——给点甜头——开始收割——激活认证——无影无踪。
面对低门槛高收入的兼职,面对动动手指就能得到的“工资”,杏小护们务必慎之又慎。
Part 2. 网络贷款诈骗
着急用钱?超前消费、生活费不足的大学生们迅速上了那些声称无需担保、审核简单、快速付款、极低利息的网贷的钩。诈骗分子利用大家着急用钱的心理,收取手续费,保证金或高额利息等,骗取财产。
贷款广告应接不暇,杏小护们要擦亮眼睛,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Part 3. 网购退款诈骗
作为买买买的主力军,难免会遇到网购退款诈骗。网络购物之后,“网购平台客服”主动联系消费者退款,其中必有蹊跷,要多加防范,切勿轻信对方的谎言,不要告诉对方自己的银行账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更不要随便扫描、点击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链接等,不给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留下可乘之机。
Part 4. 冒充亲友诈骗
冒充亲友诈骗无疑是为“你最爱的人伤你最深”作出了现实注解。诈骗分子以非法手段盗取他人信息,冒充亲友,以进行诈骗。如果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建议先给该亲友打个电话加以确认,避免因轻信而受骗或因过度防备而耽误正事。
那么,如果遇到电信诈骗应该怎么办呢?
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及时报案
防范诈骗口诀
陌生电话勿轻信,银行客服问究竟
安全账户子虚有,大额汇款要三思
个人信息顶重要,密码账号保管好
提防非法假网银,登录网址记清楚
网上购物便利多,支付限额要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