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导师团|网上冲浪,暗潮涌动,反诈技能,你要get!

发布时间:2021-06-23浏览次数:147文章来源:护理学院

为提高学生对网诈骗的防范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事件的发生,2021520日,护理学院第18”桃李芬芳“导师团组织2018级护理本科生观看反诈骗校园行安全教育片《暗流涌动》。

常见诈骗伎俩

1.网络交友诈骗

面对网络上的陌生人一定要擦亮眼,无论之前的交谈多么“志趣相投”,一旦涉及大额财产、金钱交易,都需要三思而后行。细观察、慢了解、慎交往,以防掉入骗子设好的陷阱。

2.发放助学金、奖学金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教育部门、民政局工作人员或学校工作人员,假借办理减免学费、补发助学金、发放奖学金等名义,诱使受害人到ATM机或在网银上按其要求操作,转走卡内现金。如果接到此类电话或邮件,应第一时间向学校或老师核实查证,不要擅自在ATM机上操作,以免上当受骗。

3.网络刷单、兼职类诈骗

不要轻易相信高价网络刷单或兼职等信息,砸中你的极大可能不是“馅儿饼”而是陷阱!一定要警惕交纳会员费、保密费、保证金、押金等名目繁多的诈骗手段。

4.冒充身份类诈骗

朋友、同学急需用钱?班主任、辅导员私收“奇怪”费用?公检法要你配合调查?遇到这些情况,务必要多打几个电话或当面核实。

5.办理信用卡、贷款诈骗

现在所谓的“校园贷”“无息贷款”甚至“裸贷”等在学校里十分流行,骗子看中了大学生消费水平高却没有相应消费能力的特点,以无担保、月息低、手续简单为诱饵,诱骗大学生上钩。即便是成功得到贷款,后续对方也会以手续费、利息、必须月结等各种理由索要钱款。消费时应该理性消费,适度消费,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甜头,最终酿成大祸。


电信诈骗套路深,反诈秘诀要记牢:

四不原则”:不汇款、不轻信、不泄密、

链接

八个凡是”: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

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凡是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

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打款的,

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花招层出不穷,诈骗防不胜防”,虽然电信诈骗的套路层出不穷,但是大家也不必过度紧张,记住四

原则和八个凡是,警惕陌生电话与可疑信息,不理不信不汇款,多核实,多查证,希望同学们都能火眼金睛,识破诈骗的套路!

感想

影片利用动画片的形式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各种诈骗的案例。校园是发生诈骗最为频繁的地方之一,诈骗团伙抓住学生心理观念意识的薄弱以及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等,有针对性的设置各种圈套,我们身边被骗的人已不是少数。看完本影片,我深受影响,真切的感受到诈骗真的是无处不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就像影片中常说的一句话“切莫上当。” 而处在大学环境中的我们,介于学校和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里,我们的意识观念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我们应该保持谨慎,选择正确渠道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要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对“诈骗”说不,全民防诈,从你我做起!

——18护本1班苟昕雨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提防和惩治诈骗分子,除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和法治以外,更主要的还是自身的谨慎防范和努力,认清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以防止上当受骗。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在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犯罪分子用以实施犯罪的平台,沦为犯罪工具。网络诈骗犯罪就是犯罪分子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手段的一类新型作案方式。学院组织的反诈骗安全教育片《暗流涌动》的集体观看给了我们一个莫大的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真伪信息的辨别,做到防止网络诈骗,从我们身边做起。

——18护本2班李启鸿

今天听了防诈骗的教育讲座,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学到了很多知识,在我们的身边,总是存在着很多的骗局,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精明的侦探,仔细地观察,有防范意识,以防自己被骗,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是多亲近的朋友,或者是看起来很可怜的陌生人,我们都应该擦亮眼睛,认出那些是对我们有害的人讲座中主要讲到,有接触性和无接触性的诈骗,重点是无接触性,因为现在互联网比较通达,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同时也给诈骗分子制造了更多骗人的机会,反诈骗能力对每一个社会群体来说都非常重要,值得学习!

——18护本3班孔晓倩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