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大爱有声 | 潘怀瑜:我们的青春,疫情“偷”不走——“杏小护”战疫日记特辑③

发布时间:2022-05-08浏览次数:54文章来源:护理学院

编者按: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行走在逆境里,穿梭于危险中,白衣逆行者用热血青春奏响了抗疫的战歌;同时间赛跑,同病毒抗争,最美天使们以伟岸的身躯抵挡了病魔的子弹。用微光点燃火炬,用信念秉承精神,年轻的杏小护们在实际行动中书写着新时代南丁格尔的故事。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大爱有声”栏目将推出“杏小护战疫日记”特别篇,记录189名即将踏入临床实习的“杏小护”们的战疫故事。在这场新冠战“疫”的“预演练”中,他们有的冲锋一线、有的服务社区、有的驻守园区,在实践磨练中更加体悟了南丁格尔精神的深刻内涵。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讲述~

我们的青春,疫情“偷”不走

2020级护理学(中本贯通)潘怀瑜

连日来,“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被疫情偷走的大学时光”等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疫情之下,大学生活转入封校、居家、隔离、网课模式,在遗憾和失落之外,生活中依旧还有成长和收获。那些乍看被“耽误”的青春,正因努力和奋斗焕发出另一种光彩。

 “疫”起努力 ,共赴未来

居家生活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在这个停学不停课的特殊时期,我们始终朝着心中的梦想一点点前行。逐渐适应了线上学习,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线上的课堂十分生动有趣,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风格,形式也多样化,我们积极互动于网络课堂。老师们几乎全天在线,随时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作为学生的我们也需要做到课前充分预习,课后及时复习以此来掌握基本知识。此外,疫情期间学校安排了各种“云课堂”,为在疫情中的同学们提供多方面的照顾。记得在课堂中,张炜教授对我们即将进入临床的护生说道:“对于重症疾病患者的抢救护理起到了更加直接、更加细致的作用,护理的成败是决定了最终抢救是否成功最重要的一环。”虽然简短,却让我再次重新认识了这份职业,提高了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我们接下来的临床生活有了新的期待。

(线上学习图片)

不焦不躁,摆脱emo

在这场疫情的持久战中,难免有一些负面情绪,使我们产生压力、焦虑情绪等等,但这时候学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是最强的保护屏障。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医学生疫情期间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如何缓解焦虑和处理负面情绪,摆脱emo。首先,就是阅读,看一段治愈系文字或书籍寻求治愈的温暖,书中那些角色之间互相的拯救与扶持,也给现实的我们以力量。此外,还可以选择看一部电影,随着情节大笑大哭,真的超级解压,缓解期末周的压力是再好不过了。运动是缓解压力的最好方法,流汗的同时烦恼也会随着汗液一同排出,使我们睡得更香,胃口更好,从而走出负面情绪。

我们很多的情绪都不是来自于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加之于它的看法。“焦虑”人人都会有,但区别就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首先我们就要判断你所焦虑的事值不值得。面对疫情,如果你还在因为关注每天新增病例而不断产生的焦虑,何不换个思路,按照要求做好防护,积极生活,在努力和奋斗中不断进步,从而增强自信心。


珍惜当下,心怀感恩

对于需要居家的我们来说,拥有很长一段能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趁这段时间多陪陪家人,与他们分享一些我们在学校中的所见、所闻、所学,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做好防护。此外,那些我们很想见,却暂时无法一起拥抱春天的伙伴们,我们可以通过云聊天,与好朋友们一起分享居家生活中的趣事,交流学习,互相加油!

最后,我们也需要感谢在线上不断调整授课模式、为我们答疑解惑的老师们;那些奔赴前线,不断彰显责任与担当的医务工作者和后勤人员……他们都在用各种方式守卫我们的平安。疫情期间,居家生活的我们,也要学会消除浮躁,修身养性,沉淀自我,恪守本分,努力为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待疫情好转,我们再去拥抱生活,奔赴自由。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