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行走在逆境里,穿梭于危险中,白衣逆行者用热血青春奏响了抗疫的战歌;同时间赛跑,同病毒抗争,最美天使们以伟岸的身躯抵挡了病魔的子弹。用微光点燃火炬,用信念秉承精神,年轻的杏小护们在实际行动中书写着新时代南丁格尔的故事。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大爱有声”栏目将推出“杏小护战疫日记”特别篇,记录189名即将踏入临床实习的“杏小护”们的战疫故事。在这场新冠战“疫”的“预演练”中,他们有的冲锋一线、有的服务社区、有的驻守园区,在实践磨练中更加体悟了南丁格尔精神的深刻内涵。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讲述~
为沪“加油”
我的社区志愿服务经历
2020级护理学中本贯通 王若凝
面对上海突如其来的疫情,秉着奉献自我、超越自我的护理精神,我毅然选择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为社区防疫做出贡献。
天色还未亮,我就与其他志愿者同志一起穿上防护服,开始了一天的志愿者服务工作。
人群很嘈杂,我们站在路边指导疏散人群,同时也要管理好现场秩序。天还飘着小雨,没有遮挡物和雨伞,即使是毛毛细雨也在面罩上汇成了一摊水,隔着面罩,朦胧的视线把经由雨水分割的部分拼凑成一副图画。疫情下的上海市民生活,应当也是像这样被切割成了不同的部分。但还没待我沉浸在此情此景中,其他志愿者的一声声吆喝又把我拉回现实。
我们在组织安排社区居民的核酸检测期间还要帮助一些空巢老人登记核酸检测。小雨朦胧中,那些老人们由其他志愿者搀扶着颤颤巍巍走来,他们在这样特殊的时期里没有家人的帮助,如今能够依靠的只有社区内的志愿者。在排队期间因为不会操作手机或没有手机,快轮到检测时向我们进行求助,这时候我们会用自己的手机帮助他们登记。在检测完成后能够收获到他们真挚的感谢,使我倍感温暖。
短暂的休息过后,还需要社区志愿者帮助居民运送物资、发放抗原自测盒、指导消杀等。身穿防护服的我们行动并不是很灵活,在提拉重物时常常会踩到过大的鞋套而被绊倒,此时也正是雨后,路上的水坑溅起泥泞的水沾染在白色的防护服上,留下了深色的污渍。但我们没有顾着那么多,因为还有几十户人家还没拿到物资。只有所有居民都被分配到物资,我们的工作方能结束。
期间也有因为担忧疫情的居民。他们有面露难色的,也有真心地为我们感到担忧的,我们会耐心地为他们解释我们工作的必要性和一些防疫举措来减少他们的紧张或焦虑情绪。在这样情况下,获得社区居民的理解支持和感谢是对我在社区志愿服务的最大动力,我希望将这份温暖和决心传递给为了疫情坚守岗位的所有人。
疫情对于上海,如同阴云暂时蔽日,雨后总会天晴,疫情终将会被战胜。在疫情的阴云下,微光汇而成炬,点滴温暖人心。我从大学生到抗疫志愿者,从校园、家园到社区的抗疫前线,改变的是学习与工作的场景,不变的是护理学生的精神和责任担当。我愿继续用我绵薄之力,为上海“加油”,与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抗疫!